晨光初醒,露珠还挂在园子的月季花瓣上。七十四岁的退休语文教师陈明远像往常一样,在香樟树下的石桌上铺开宣纸。这是他入住银发港的第三百二十一天,也是他完成《长安风物志》手抄本的第二卷的日子。
"在这里,每个清晨都值得期待。"他说。墨香在晨风里飘散,不远处,几位老友正在凉亭里练习八段锦。
这里藏着无数个"第一次"
七十一岁的退休工程师李建军,上个月第一次站在了陶艺工坊的拉坯机前。"我这双摆弄了一辈子仪器的手,居然也能捏出像样的陶器。"他得意地展示着手中的青瓷茶盏,眼里闪着孩子般的光。
六十八岁的退休护士长王阿姨,则在今年春天第一次举办了个人画展。"年轻时总说退休后要学画画,没想到真的实现了。"她的水彩画挂满了活动室的一面墙,画里有园子里的四季,也有老伙伴们的笑脸。
每个兴趣都能找到归宿
午后两点的茶室总是很热闹。围棋队在东南角摆开阵势,桥牌组占据着靠窗的座位,文学社的成员则在讨论本月共读的《城南旧事》。
"在这里,你的每个爱好都不会孤单。"负责活动策划的小林说。她最近刚帮几位爱好地方戏的阿姨联系到了专业的老师,"看到她们穿上戏服时的笑脸,就觉得这份工作特别值得。"

这里的生活,温柔而丰盛
银发港最动人的,不是它完备的设施,而是那份恰到好处的陪伴:
阅读会成员会分享读书心得
会留意你的喜好,教你种你喜欢的蔷薇
一起的伙伴都能叫出你的名字,愿意听你的故事
时光在这里重新绽放
傍晚的银发港最美。夕阳给白墙黛瓦抹上金粉,琴房飘出《茉莉花》的旋律,书画室的老先生还在挥毫,游泳池里水波荡漾。处处都是生活的气息,处处都是从容的模样。
"很多人问我们银发港有什么特别。"负责人说,"其实我们只是创造了一个空间,让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,活成最好的样子。"
在这里,七十岁可以开始学钢琴,八十岁可以结伴去旅行,九十岁还能学种花。年龄从来不是界限,而是阅历沉淀出的从容。
银发港,一个让美好持续生长的地方,期待与您相遇。
地址:西安市碑林区东关南街柿园路新郭门9号兴庆宫小区1号楼临街10106号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