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病患而言,科学护理与治疗同等重要。护工和陪护作为一线照护者,需掌握核心要点,为患者康复保驾护航。
日常监测是护理基础。护工要定时记录体温、血压、心率等基础数据,尤其针对慢性病患者,如糖尿病需监测餐前餐后血糖,慢阻肺患者要留意呼吸频率。发现数据异常(如血压骤升、血糖波动大),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,为诊疗提供依据。
饮食护理有讲究。陪护应根据病情调整饮食,高血压患者要低盐低脂,肾病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,术后病人宜选择易消化的流食。喂食时注意速度,避免呛咳;对吞咽困难者,需将食物打碎成泥状,防止窒息。同时,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量(特殊病情遵医嘱),促进代谢。
用药管理需严谨。护工要严格按医嘱协助患者服药,核对药名、剂量和时间,避免漏服、误服。注射类药物(如胰岛素)需掌握正确操作方法,注射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。药物存放要分类,避光、防潮,过期药品及时清理。
康复护理循序渐进。术后或偏瘫患者需进行肢体功能锻炼,护工可协助做关节屈伸、肌肉按摩,每日 2-3 次,每次 15-20 分钟,避免过度劳累。康复过程中关注患者反应,出现疼痛或不适立即停止,调整方案。
环境与安全不可忽视。保持病房整洁通风,定期消毒;病床周围无杂物,地面干燥防滑,防止跌倒。对长期卧床者,护工要每 2 小时翻身拍背,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;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时,动作轻缓,避免拉扯造成损伤。
心理关怀同样关键。陪护要多与患者沟通,倾听其诉求,给予鼓励和安慰。对情绪低落者,可通过读报、聊天转移注意力,帮助建立康复信心。护工需注意言行,用积极语言传递正能量,避免负面暗示。
护工和陪护的细致照护,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。掌握科学护理知识,既能减少并发症风险,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,让护理真正成为康复的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