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西安懿爱陪护服务有限公司!

全国服务热线:029-85246658

懿爱陪护_医院陪护_西安医院陪诊_陪护平台

联系我们

懿爱陪护_医院陪护_西安医院陪诊_陪护平台
联系人:王繁昌
手 机:19391699108
电 话:029-85246658
地 址: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

康复知识

您的位置: 主页 > 医护知识 > 康复知识

康复训练中避免二次受伤的实用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 17:25人气:


屏幕截图 2025-07-11 090344.png


在术后康复训练中,二次受伤不仅会延缓恢复进程,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康复师在指导患者训练时,会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,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。


训练前的精准评估与准备


康复师会在每次训练前重新评估患者状态,这是避免二次受伤的基础。比如膝关节术后患者,若当天出现关节肿胀加重(周长增加超过 1cm),康复师会临时调整训练计划,减少负重训练的比例,增加消肿处理的环节。


正式训练前必须进行 5-10 分钟的热身,康复师会根据手术部位设计针对性动作:下肢手术患者可做踝关节环绕、股四头肌静态收缩;上肢手术患者则进行肩部环绕、腕关节屈伸。热身以身体微微发热、不感觉疲劳为宜,目的是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,降低拉伤风险。


训练过程中的科学把控


遵循 “循序渐进” 原则是避免受伤的核心。康复师会为每个动作设定量化标准,如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直腿抬高训练,初始阶段要求每天 3 组、每组 5 次,每次保持 5 秒,后续每周根据恢复情况增加 1-2 次 / 组,绝不能因急于求成而擅自加量。


训练时要严格控制动作幅度,比如腰椎术后患者做腰背伸展训练时,康复师会用角度尺监测,确保伸展角度不超过 15°;肩关节术后患者外展动作的初始角度控制在 90° 以内,待肌力提升后再逐步增加。动作速度以缓慢匀速为宜,避免突然发力或快速摆动。


康复师会教患者识别 “危险信号”,如训练时出现尖锐疼痛(区别于正常的酸胀感)、关节异常弹响并伴随疼痛,或训练后出现持续超过 24 小时的疲劳感,这些情况都需要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反馈,由康复师重新评估调整方案。


特殊人群的防护措施


老年患者因平衡能力差、骨质脆弱,康复师会格外注重防护。训练时安排家属在旁保护,或使用平衡杠、助行器等辅助工具;选择质地柔软的训练垫,防止跌倒时受伤;在进行站立训练时,会先在平行杠内练习,待平衡稳定后再过渡到无辅助训练。


儿童患者因配合度低,康复师会将训练融入游戏中,如用抛接球练习上肢活动,用跨越障碍物练习下肢协调,同时通过卡通贴纸等奖励机制引导孩子正确完成动作,避免因抵触情绪导致动作变形引发受伤。


训练后的恢复与监测


每次训练结束后,需进行 5 分钟的整理活动,如慢走、静态拉伸(每个动作保持 15-20 秒),帮助肌肉放松,减少乳酸堆积。康复师会教患者自我检查,如触摸训练部位的肌肉是否有硬结,关节活动时是否有卡顿感,若发现异常及时记录。


康复师会指导患者记录训练日志,内容包括当天训练的动作、次数、持续时间,以及身体的反应(如疼痛评分、肿胀程度)。每周会根据日志数据和客观检查结果(如肌力测试、关节活动度测量)综合评估,确保训练强度与恢复状态相匹配。


此外,康复师会强调充足休息的重要性,训练后 24 小时内保证足够的睡眠(成人 7-8 小时,儿童 10-12 小时),同时注意营养补充,尤其是蛋白质(如鸡蛋、瘦肉、豆制品)和钙的摄入,为组织修复提供充足原料,增强肌肉和骨骼的抗损伤能力。


避免二次受伤的关键在于 “专业指导 + 严格执行”,患者需信任康复师的专业判断,不盲目攀比进度,不擅自更改训练计划。当身体发出不适信号时,及时沟通调整,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康复。


标签:康复 康复师

推荐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029-85246658

微信咨询
懿爱陪护_医院陪护_西安医院陪诊_陪护平台
返回顶部